

教研室:网络工程教研室
课程名称:计算机网络
大纲编号: 2010112201511
课程负责人:黄要武
任课教师:黄要武
授课专业、班级:15网络1-2班
教学年度: 2016—— 2017学年第 1学期
先修课程:数据结构,计算机组成原理,操作系统
后续课程:网络安全,网络互联技术,网络工程设计,服务器配置与管理
教研室主任签字:年月日
教 案 正 文
课次 |
1 |
授课方式及学时 |
理论2学时 |
|
授课章节 |
第1章:概述 |
|||
教学难点、重点及学时分配 |
要点:计算机网络的概念、基本功能和基本组成,因特网的边缘与核心,网络服务模式,因特网的发展,因特网标准化,分组交换与电路交换,计算机网络的类别
重点: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,网络服务模式,分组交换 难点:理解分组交换
|
学时安排:2学时 2学时: 1.1认识计算机网络 1.2 了解因特网 1.3 分组交换与电路交换 1.4 计算机网络的类别 |
||
教学方法: |
讲授法加多媒体课件 |
|||
教学后记 |
作业:
预习:
其他:
|
|||
备注 |
授课方式:理论、上机或实验教学方法:讲授法、案例法、演示法、讨论法等 |
|||
教 案 正 文
课次 |
2 |
授课方式及学时 |
理论 2 |
|
授课章节 |
第 1章概述 |
|||
教学难点、重点及学时分配 |
要点:体系结构,信号与信道,传输介质,信道复用,网络接入。
重点:五层的网络体系结构,分组的封装 难点:分层结构,协议,服务,封装的概念
|
学时安排 2学时: 1.5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参考模型 2.1 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2.2 计算机网络性能指标 2.3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2.4 信道复用技术 2.5 数字传输系统 2.6 宽带接入技术 |
||
教学方法: |
讲授法 |
|||
教学后记 |
作业: 1-02,08,14,17,24
预习:学完本节后预习 第2章
其他:
|
|||
备注 |
授课方式:理论、上机或实验教学方法:讲授法、案例法、演示法、讨论法等 |
|||
教 案 正 文
课次 |
3 |
授课方式及学时 |
理论 2 |
|
授课章节 |
第 6章应用层 |
|||
教学难点、重点及学时分配 |
难点:各个协议的作用及其端口号
重点:万维网WWW,HTTP协议工作过程,
|
学时安排 2学时: 6.1 域名系统DNS 6.4 万维网WWW
|
||
教学方法: |
讲授法 |
|||
教学后记 |
作业:
预习:学完本节后预习余下几节的内容
其他:
|
|||
备注 |
授课方式:理论、上机或实验教学方法:讲授法、案例法、演示法、讨论法等 |
|||
教 案 正 文
课次 |
4 |
授课方式及学时 |
理论 2 |
|
授课章节 |
第 6章应用层 |
|||
教学难点、重点及学时分配 |
难点:
重点: 各个协议的作用及其端口号
|
学时安排 2学时: 6.2 文件传送协议FTP 6.3 远程终端协议TELNET 6.5 电子邮件 6.6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 6.7.1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6.8 进程通信 |
||
教学方法: |
讲授法 |
|||
教学后记 |
作业:
预习:学完本节后预习余下几节的内容
其他:
|
|||
备注 |
授课方式:理论、上机或实验教学方法:讲授法、案例法、演示法、讨论法等 |
|||
教 案 正 文
课次 |
5 |
授课方式及学时 |
理论课 2 |
|
授课章节 |
第 5章运输层 |
|||
教学难点、重点及学时分配 |
难点:TCP协议分组格式,
重点:运输层协议,TCP协议分组格式,
|
学时安排 2学时: 5.1 运输层协议概述 5.2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5.3 传输控制协议TCP概述 5.5 TCP首部格式
|
||
教学方法: |
讲授法 |
|||
教学后记 |
作业:
预习:
其他:
|
|||
备注 |
授课方式:理论、上机或实验教学方法:讲授法、案例法、演示法、讨论法等 |
|||
教 案 正 文
课次 |
6 |
授课方式及学时 |
理论课 2 |
|
授课章节 |
第 5章传输层 |
|||
教学难点、重点及学时分配 |
难点:可靠传输原理,拥塞控制算法
重点:可靠传输协议,TCP连接建立。
|
学时安排 2学时: 5.4 可靠运输工作原理 5.6 TCP可靠传输的实现 5.7 TCP的流量控制 5.8 TCP的拥塞控制 5.9 TCP连接的建立于释放 |
||
教学方法: |
讲授法 |
|||
教学后记 |
作业:
预习:学完本节后预习第5章5.4,5.5,5.6节的内容
其他:
|
|||
备注 |
授课方式:理论、上机或实验教学方法:讲授法、案例法、演示法、讨论法等 |
|||
教 案 正 文
课次 |
7 |
授课方式及学时 |
理论 2 |
|
授课章节 |
第 4章网络层 |
|||
教学难点、重点及学时分配 |
难点:IP数据包格式
重点: IP协议及其作用
|
学时安排 2学时: 4.1 网络层提供的两种服务 4.2 网际协议IP |
||
教学方法: |
讲授法 |
|||
教学后记 |
作业:
预习:
其他:
|
|||
备注 |
授课方式:理论、上机或实验教学方法:讲授法、案例法、演示法、讨论法等 |
|||
教 案 正 文
课次 |
8 |
授课方式及学时 |
理论 2 |
|
授课章节 |
第 4章网络层 |
|||
教学难点、重点及学时分配 |
难点: 子网划分计算问题,构造超网的前缀长度计算等
重点: 通过划分子网来进行网络规划问题,ICMP的常见应用
|
学时安排 2学时: 4.3 划分子网和构造超网 4.3.1 划分子网 4.3.3 无分类编址CIDR(构造超网)
|
||
教学方法: |
讲授法 |
|||
教学后记 |
作业:
预习:学完本节后预习后面三节
其他:
|
|||
备注 |
授课方式:理论、上机或实验教学方法:讲授法、案例法、演示法、讨论法等 |
|||
教 案 正 文
课次 |
9 |
授课方式及学时 |
习题 2 |
|
授课章节 |
第 4章网络层 |
|||
教学难点、重点及学时分配 |
难点:IP协议分析,子网划分计算问题
重点:子网划分计算问题
|
学时安排 2学时: IP协议分析 子网划分计算问题 |
||
教学方法: |
讲授法 |
|||
教学后记 |
作业:
预习:
其他:
|
|||
备注 |
授课方式:理论、上机或实验教学方法:讲授法、案例法、演示法、讨论法等 |
|||
教 案 正 文
课次 |
10 |
授课方式及学时 |
理论 2 |
|
授课章节 |
第 4章网络层 |
|||
教学难点、重点及学时分配 |
难点:ARP工作过程
重点: ARP,ICMP的应用,IP分组的转发过程,路由表
|
学时安排 2学时: 4.4与IP一起工作的协议 4.2.4 ARP和RARP 4.4.1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 4.4.2 ICMP应用举例 4.2.6 IP分组的转发 |
||
教学方法: |
讲授法 |
|||
教学后记 |
作业:
预习:学完本节后预习后面三节
其他:
|
|||
备注 |
授课方式:理论、上机或实验教学方法:讲授法、案例法、演示法、讨论法等 |
|||
教 案 正 文
课次 |
11 |
授课方式及学时 |
理论 2 |
|
授课章节 |
第 4章网络层 |
|||
教学难点、重点及学时分配 |
难点: 路由算法
重点: 静态和动态路由方法,RIP的路由算法,VPN和NAT的概念及用处
|
学时安排 2学时: 4.5 因特网的路由选择协议 4.7 虚拟专用网VPN和网络地址转换NAT
|
||
教学方法: |
讲授法 |
|||
教学后记 |
作业:
预习:学完本节后预习第5章的内容
其他:
|
|||
备注 |
授课方式:理论、上机或实验教学方法:讲授法、案例法、演示法、讨论法等 |
|||
教 案 正 文
课次 |
12 |
授课方式及学时 |
习题 2 |
|
授课章节 |
第 4章网络层 |
|||
教学难点、重点及学时分配 |
难点: 路由算法
重点: 静态和动态路由方法,RIP的路由算法
|
学时安排 2学时: 静态路由方法 动态路由方法 |
||
教学方法: |
讲授法 |
|||
教学后记 |
作业:
预习:学完本节后预习第5模块的内容
其他:
|
|||
备注 |
授课方式:理论、上机或实验教学方法:讲授法、案例法、演示法、讨论法等 |
|||
教 案 正 文
课次 |
13 |
授课方式及学时 |
理论 2 |
|
授课章节 |
第 3章数据链路层 |
|||
教学难点、重点及学时分配 |
要点:组帧,差错检测与控制
重点:链路层解决的问题,组帧方法,CRC 难点:差错检测CRC
|
学时安排 2学时: 3.1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3.1.1 组帧 3.1.2 差错检测 3.2点对点协议
|
||
教学方法: |
讲授法 |
|||
教学后记 |
作业:
预习:学完本节后预习后面几节
其他:
|
|||
备注 |
授课方式:理论、上机或实验教学方法:讲授法、案例法、演示法、讨论法等 |
|||
教 案 正 文
课次 |
14 |
授课方式及学时 |
理论 2 |
|
授课章节 |
第 3章数据链路层 |
|||
教学难点、重点及学时分配 |
要点:
重点: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难点: 争用问题,碰撞检测 |
学时安排 2学时: 3.3 介质访问控制
3.3.1共享信道的分配方法 3.3.2 以太网的CSMA/CD协议
|
||
教学方法: |
讲授法 |
|||
教学后记 |
作业:
预习:
其他:
|
|||
备注 |
授课方式:理论、上机或实验教学方法:讲授法、案例法、演示法、讨论法等 |
|||
教 案 正 文
课次 |
15 |
授课方式及学时 |
理论 2 |
|
授课章节 |
第 3章数据链路层 |
|||
教学难点、重点及学时分配 |
难点:
重点: 以太网的扩展,vlan概念及其作用
|
学时安排 2学时: 以太网 扩展的以太网 高速以太网
|
||
教学方法: |
讲授法 |
|||
教学后记 |
作业:
预习:学完本节后预习本章后两节
其他:
|
|||
备注 |
授课方式:理论、上机或实验教学方法:讲授法、案例法、演示法、讨论法等 |
|||
教 案 正 文
课次 |
16 |
授课方式及学时 |
习题2 |
|
授课章节 |
第 3章数据链路层 |
|||
教学难点、重点及学时分配 |
难点:
重点: 交换机转发表
|
学时安排 2学时: 交换机转发表
|
||
教学方法: |
讲授法 |
|||
教学后记 |
作业:
预习:
其他:
|
|||
备注 |
授课方式:理论、上机或实验教学方法:讲授法、案例法、演示法、讨论法等 |
|||
教 案 正 文
课次 |
17 |
授课方式及学时 |
理论 2 |
|
授课章节 |
第 9章无线网络 |
|||
教学难点、重点及学时分配 |
难点:
重点:无线网络的实现及相关协议
|
学时安排 2学时: 9.1 无线局域网WLAN 9.2 无线个人区域网 9.3 无线城域网 |
||
教学方法: |
讲授法 |
|||
教学后记 |
作业:
预习:学完本节后总复习全书
其他:
|
|||
备注 |
授课方式:理论、上机或实验教学方法:讲授法、案例法、演示法、讨论法等 |
|||
教 案 正 文
课次 |
18 |
授课方式及学时 |
理论 2 |
|
授课章节 |
第 7章网络安全 |
|||
教学难点、重点及学时分配 |
难点:加密方法
重点:网络安全问题及解决措施
|
学时安排 2学时: 7.1 网络安全问题概述 7.2 两类密码体制 7.3 数字签名 7.4 鉴别 7.6因特网使用的安全协议 7.8 防火墙 |
||
教学方法: |
讲授法 |
|||
教学后记 |
作业:
预习:学完本节后预习 第九章内容
其他:
|
|||
备注 |
授课方式:理论、上机或实验教学方法:讲授法、案例法、演示法、讨论法等 |
|||
教 案 正 文
课次 |
19-20 |
授课方式及学时 |
综合习题 4 |
|
授课章节 |
综合讲解 |
|||
教学难点、重点及学时分配 |
难点:综合的分组协议分析
重点:分组,IP,路由器的分组转发,交换机的分组转发
|
学时安排 2学时: 综合讲解 系统性总结复习 加强薄弱环节的掌握。 |
||
教学方法: |
讲授法 |
|||
教学后记 |
作业:
预习:
其他:
|
|||
备注 |
授课方式:理论、上机或实验教学方法:讲授法、案例法、演示法、讨论法等 |
|||
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© 2011 大连理工大学 版权所有